回扣这事,就别避讳了,稍微有点儿小权利的,大多都不会放弃利益。 曾经,杭州泰林生物的一份“受贿”清单,【某药机厂曝光“回扣”清单,涉及数百家药企】,虽然受贿已经司空见惯,但是在网络上仍然引起轩然大波,数百家药企、药检所、药监局手握一定采购权利的领导官员纷纷曝光,单笔回扣平均都在合同金额的10%以上。 如果你只认为只有设备部和采购拿回扣,那就大错特错了,近期公司聚会,听领导酒后揭秘,医药传闻才恍然大悟,原来,药企各部门都是有回扣可拿的,如果你已经深谙此道,下面内容请略过,如果你想继续了解,认真看完下文。 总经理: 我想不用多说了,皇上掌柜一方,各地都要上供,稳拿年薪,吃喝拉撒烟酒糖茶衣食住行都有人上供有人报销,再掌管着各种供应商的入围生杀大权,手指缝掉下来点儿都够普通员工活几年了,回扣,不用拿,就够了。 人力资源部: 如果你认为人力资源是服务部门,那你就太单纯了,人力资源服务外包、外部猎头公司合作、员工培训等,只要有甲乙方的地方,都会有回扣。最近,我们公司通过猎头找了一个年薪60万的总监,据说猎头费要支付15万,我想,人力资源领导会有几万回扣的,这只是这一个项目,想象空间还有很多。 财务部: 财务部不买东西,回扣怎么拿?你想想,如果一个亿的存款,放在某个银行,那绝对是VVVIP了,怎能少得了银行领导孝敬财务部领导,财务领导万一不高兴将钱转走,银行行长都要关照你的。不要觉得药企没钱,还记得济民可信集团下子公司,30多亿元放在银行被挪用的事情吗?遇到胆子大的,利用钱款的间歇搞点儿投资理财,神不知鬼不觉的,那点儿回扣算什么?无论什么,基数一大,都是很恐怖的事情。 设备部: 不用我说,我想都知道,不用说买设备,光维修配件就足以养肥了,设备厂家心里更清楚,这帮爷,得罪不起。 工程部: 破土动工,只要折腾,工程部就有好处,都心知肚明,随便几千万上亿的工程,几个点的回扣,几百万就来了。 采购部: 一直被誉为药企最敏感的部门,遇到几个不低调的,看看采购部人开的车就知道了,采购部拿回扣,这不只是制药行业,任何行业都如此。 生产部: 生产部门怎么拿回扣,是不是有些疑惑?作为使用者,这可是有很大话语权的,虽然采购部拿回扣,但是采购部不专业啊,如果生产部的人放话,这设备真不好用,设备厂家,是不是得上供?用钱堵住你的嘴,吃人嘴短拿人手短。 质量部: 质量部,相对贫困,不过对于大企业来说,就不一样了,供应商审计的决定权在质量部这里,算一算,一年下来,管着多少家供应商,采购金额多大,下点儿小毛毛雨就足够质量部吃的了,当然,还不止这些,这个认证那个认证,都是钱。 那么回扣比例到底多少呢?药检所的领导拿回扣比例远大于药企领导: 根据当年的回扣返利清单显示: 1、G东省药检所饶某某,根据清单显示,回扣比例达到总合同金额的33%,回扣款是直接打入本人工行卡号的,今天,饶某某或许已经做上某科室主任了,职务高权力大,现在的比例会是多少呢? 2、N通市药检所,李某某,应该是个专家,百度一下,专利文献不少,回扣比例也高达32%,同样,也是打入本人实名交行卡号。 3、Z江省药检所,刘某某,这个回扣比例就小了,只有10%,这个没有打入卡里,收取的现金,看来回扣比例跟人有关,权力越大胆子越大回扣越多。 还有很多,以后慢慢说,有空做个大数据分析一下,制药行业回扣大数据,供可以收回扣的领导们参考,根据目前数据看,有以下几个结论: 1、这个行业回扣比例平均在10%以上。 2、药监局、药检所这些官方部门设备单价明显高,回扣比例也高,同样的型号产品,明显比卖给企业的要贵。 3、药企拿回扣的比例几乎接近100%,哪怕是2000元的维修费,都得有几百块回扣,回扣,变成了一个常规商务手续。 制药人,不要抱怨工资低,抱怨自己没本事吧。 只要当了领导,只要有项目,只要买东西,只要发生金钱交易,都会有回扣的。 我不知道制药行业一年产值大概多少,如果有一万亿的话,按照10%回扣平均分配,就有1000亿的回扣总额,这1000亿元平均分给100万人,每人平均也有10万元。 记住一点:我说的都是领导,回扣、好处,都是给领导的,小兵能拿多少,看领导讲究不讲究了。 所以,努力吧,同志们,成为领导,就不用在意那点儿工资了。